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BlockChain > BaseBase

比特币的前世今生

冰山2019-01-29【Base】人已围观

简介01 蓝图初现
02 密码朋克
03 数字货币
04 面向未来

      上一篇文章写到了什么是比特币,但是我认为我并没有很好地把比特币表达清楚,一方面,是我个人对比特币这一系统的了解,仅仅只是皮毛,另一方面,上一篇是从人类发展的交易发展史上,对比特币只是进行了粗略地介绍。想了解一个事物,一定要往回走,去追溯它的源头,今天这篇文章,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比特币的前世今生。
 

01蓝图初现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一个自由主义的追随者,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法币就是货币的唯一存在形式,对此,哈耶克不以为然。
 
      1944年,在他的著名著作《通向奴役之路》,他主张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一个中央的经济计划,而这种计划经济最终将会导致极权主义,因为被赋予了强大经济控制权力的政府也必然会拥有控制个人社会生活的权力。
 
      1976年,哈耶克完成了《货币的非国家化》(Denationalization of Money)一书,该书讲述了他极致的自由主义蓝图,他认为,除非各国政府不再拥有对货币创造的垄断权力,否则永远无法实现价格稳定。哈耶克的理想是:在一个国家,发行具有明显差异的,并由不同货币单位构成的货币,包括让私人货币流通,并实现不同货币之间的竞争。只有这样,所有的货币发行单位才会紧缩其货币发行量,以避免因货币不断贬值而最终被淘汰的命运。
 
      哈耶克的思想,颠覆了正统的货币制度观念。其实人类经历的货币国家化的历史,与货币非国家化的历史比较,实在是太短暂了,哈耶克主张的货币非国家化有足够的历史根据。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哈耶克并没有说要取消央行,他的设想只是禁止政府垄断货币发行,通过自由竞争,制约央行滥发货币。不过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他的设想在政治上没有可能性,在技术上也没有可行性。但是思想的幽灵没有限制,它游荡在人间,成了连接拥有共同理想人类的桥梁。


02 密码朋克




      1976年,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和马丁·赫尔曼(Martin Hellman)发表了一篇具有开创性的论文《密码学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ohy),他们首次证明了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不需要传输密钥,进行保密通信的可能性,从而开创了公钥密码学的新纪元,由此开始密码学在民用方面的研究。迪菲和赫尔曼发起了一场密码学的革命,引领了密码学的大发展,导致了对密码学的空前研究。
 
      大卫.乔姆(David Chaum)是数字货币的先锋,他在1982年和1985年分别发表了题为《Blind signatures for untraceable payments》和《Security without identification: transaction systems to make big brother obsolete》的论文,提出不可追踪的密码学网络支付系统,阐述了数字货币的构想,他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密码朋克”运动奠定了技术基础,次提出在网络上匿名传递价值的方式,并将之命名为Ecash,可以算是比特币最早的源头所在,Ecash注重密码学网路支付系统,但是依赖中心化机构。





     1992年,蒂莫西·梅、埃里克·休斯(Eric Hughes,)和约翰·吉尔摩(John Gilmore )成立了一个小组,是由黑客、自由主义者、密码学家以及前卫人士组成的松散联盟,在第一次月度会议结束时,这个小组为自己取了个名字:密码朋克(Cypherpunk),就像是捍卫数字世界公民隐私的超级英雄。一周之后,联合创始人埃里克.休斯就写了个程序,可以接受加密邮件,擦除所有身份标记。小组通过“密码朋克邮件列表”互动,推广他们的成果,越来越多热衷于加密技术的人加入进来,这些人形成了一个非常秘密的圈子,圈子讨论的话题包括数学、加密技术、计算机技术、政治和哲学,也包括私人问题。
 

03 数字货币
 

     1998年,在密码朋克邮件列表中,戴维发布了B-money的白皮书。“数字加密货币”的概念,由此而生。去中心化的结算架构、匿名交易、点对点网络、比特币的精神内核,在B-money中已经全部显现。“B-money无法被国家监管,也无法被政府控制。”戴维在它的白皮书中写道。十年后,B-money,成为了比特币白皮书中的第一个引用来源,因此B-Money也被认为是比特币的精神先导,但是没有解决如何实现数字货币的初始发行这一问题。
 

 
     1997年,亚当·巴克(Adam Back)在密码朋克内部给所有成员发送了一片邮件:“[公告] 哈希现金(Hashcash)邮资计划正式实施。”哈希现金,是一个用来解决垃圾邮件泛滥问题的方式。在亚当·巴克发出这封邮件的7年后,即2004年,密码学家哈尔·芬尼(Hal Finney)把哈希现金算法改进为“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eusable Proofs of Work)。它被用于比特币出现之前的一系列数字货币实验。
 

04 面向未来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金融世界风雨飘摇。

     2008年11月1日,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在密码朋克中发表题为《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2009年1月3日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比特币客户端,获得了第一批的50个比特币,这标志着比特币金融体系的正式诞生。同时,“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在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上,中本聪写下了对旧金融体系的嘲讽。

     中本聪的到来,就像《V字仇杀队》里的V一样,从隐匿的、数码化的、地下的黑暗中出现,告诉所有人:
          Tomorrow, A different world will begin!

      中本聪发布的比特币的白皮书,其精神内核来自于Ecash和B-money,而工作量证明等核心技术,则来自亚当·巴克和哈尔·芬尼等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比特币是密码朋克们的集体创作。这些理想主义的狂热追随者,他们独来独往,又群而乐之,正如金庸笔下的游侠世界。

      自1976年哈耶克所构建的蓝图到2009年的比特币,他们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如梵高的天才画作直到其离世后才被人所理解,人类文明的种子只有遇到合适的时代作为土壤才能开花结果。 

      哈耶克怎么都不会想到,他构想的蓝图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对于未来谁都无法精准预测,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历史不断前进的车轮以及大致方向,它带我们前往的永远是新奇和未知的世界。比特币的发展不会停止,它未来的面貌绝不是今天的模样,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它背后的驱动力从未改变。

      中本聪在2011年4⽉退出公众视野,将⽐特币代码开发与⽹络建设的重任留给了欣欣向荣的社区成员。⽽“中本聪”究竟是谁,时⾄今⽇仍然是未解之谜。然⽽,⽐特币系统的运⾏,既不依赖于中本聪,也不依赖于其他任何⼈——⽐特币系统依赖于完全透明的数学原理。这项发明本⾝就是开创性的,它已经蔓延到了分布式计算、经济学、密码学、社会学等领域。

      如今,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正在成为超越比特币的存在。区块链对于人类社会的改造,现在才刚刚开始,一场新的革命即将到来。

      记得凯文·凯利曾在他的书中说过:未来已来,只是还没有均匀的流淌在这社会中。

  • 微信扫一扫~
  • 支付宝扫一扫~

很赞哦! ()

上一篇:什么是比特币?

下一篇:Seaport Analysis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本站推荐